還原最後4秒…鳴笛大踩煞車 司機拚命守全車
2021-04-06·3 分鐘 (閱讀時間)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正在判讀太魯閣號事故相關資料。運安會主委楊宏智昨天說,事故列車撞到工程車,隨後撞進隧道,
導致火車與隧道擠壓,因此造成嚴重死傷,直言隧道是「一個比較不幸的環境」。他還透露,
司機短短四秒內立刻反應連踩煞車到最大,且鳴笛,在高速短距離、幾乎難已回天狀況下,仍盡最大努力拯救全車乘客。
楊宏智表示,從工程上了解,如果事故發生的位置沒隧道,只是火車與工程車,以太魯閣號的速度與重量和工程車相比,
他認為災情會比較輕微,如同人在路上踢到一個鐵罐子,理論上鐵罐就彈跳開了。但很不巧這次前方有個隧道,
是一個比較不幸的環境,整輛火車與隧道擠壓,不僅只是火車與工程車的擠壓,車頭的車廂出軌後,後面就完了。
楊宏智說,運安會將從隧道入口牆壁上被破壞的痕跡去比對,試圖還原事故過程。
至於前天台鐵估算,事故列車從和仁隧道出來後會經過彎道,再行駛一小段直線進入事故地點清水隧道,
和仁隧道至清水隧道間約二八七公尺,但距離撞車地點為二五○公尺,若依太魯閣號行車時速一三○公里計算,
就算司機一出隧道就看到工程車,全程也只有六點九秒可反應。
楊宏智補充說,事故列車當時一出和仁隧道,就碰到橫躺在鐵軌上面的工程車,前面廿公尺就是清水隧道,
「這是一個不幸的狀況」,但根據最新的ATP(列車自動保護系統)資料、以及TCMS(列車控制與管理系統)資料判讀顯示,
司機當時一看見工程車,短短四秒立刻反應踩煞車,且連續踩,踩到最大且鳴笛,直到火車撞進隧道後所有資料停擺。
他還透露,運安會已掌握從工程車掉落鐵軌到出軌意外發生間的空白五到七分鐘,當時邊坡上有多少人,部分資料需由檢調處理,
運安會近期會清楚對外揭露。但他也研判,就算當時邊坡上的人員發現工程車滑落,當下通報示警,恐怕也來不及阻止意外發生。